據新華社電 國務院9月25日召開常務會議,修訂政府核準投資項目目錄,決定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部署進一步加大力度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
部分外商投資準入條件放寬
會議指出,隨著經濟環境、科技進步和行業發展等情況的變化,2004年出臺的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已不完全適應現實需要,必須抓緊修訂。
一是縮小核準范圍,對市場競爭充分、企業有自我調節和約束能力、可通過經濟和法律手段有效調控、符合結構調整方向、有利于防止產生新的過剩產能的項目,由核準改為備案。
二是將仍需由政府核準,但可通過規劃、產業政策、技術標準等引導和調控的項目下放給地方,增強就近監管能力。
三是對已下放核準權的項目,相應調整相關前置審批權限,以提高效率。
四是明確職責分工,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核準跨地區、跨行業、跨領域和涉及綜合平衡、重大布局的項目,行業管理部門核準需由中央層面管理的其他項目。按上述原則,此次修訂取消和下放了分布式燃氣發電等一批核準項目,放寬了部分外商投資準入條件。
保證完成保障房建設是“硬任務”
為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持續釋放改革紅利,會議決定再取消和下放75項行政審批事項。至此,新一屆政府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已達221項。
會議聽取了2013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情況匯報。指出,必須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創新體制機制,確保完成年初確定的包括棚戶區改造在內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目標。這是各級政府的“硬任務”,是必須向人民兌現的“硬承諾”,也是促消費、調結構的有效舉措。
為此,一要適當增加中央補助資金,重點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特別是已建成保障房的配套設施建設。研究多渠道資金支持保障房建設。有保障房空置的地方,要采取措施努力予以消除。
二要加快制定城鎮住房保障條例,規范和促進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和運營,穩定人民群眾對“住有所居”的預期。
三要加快推進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軌運行。各地要制定和完善公開透明的公租房配租政策,充分運用租金杠桿強化準入退出管理。
|